首页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技术支持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利用眼动技术探索眼睛注视线索对经济领域风险决策的影响

来源: 编辑:博润视动 发布时间:2022-09-24

2022年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心理与行为研究》上,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团队利用SR Research EyeLink眼动仪进行的经济决策的眼动研究。重点关注了眼动注视与经济决策的关系。


摘 要

采用基金投资框架任务, 结合眼动技术考察眼睛注视线索与框架类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

(1)消极眼睛注视线索促进了被试在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寻求行为,控制组与积极、中性、消极眼睛组的行为结果无显著差异;

(2) 以均字注视次数为指标的眼动结果表明,积极眼睛组和中性眼睛组对确定损益的关注差异大于对风险损益的关注差异;消极眼睛组和控制组被试对损失的关注大于对收益的关注, 对确定项的关注大于对风险项的关注, 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消极眼睛注视线索可能改变了个体对风险性和确定性的感知, 并因此影响了人们的风险决策行为,规避消极情绪线索可能有助于减少经济决策中的风险寻求行为。


背 景

基金投资是一种常见的经济决策,因其结果常具有不确定性,也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最典型的风险决策之一。和风险决策(risky decision making)类似,经济投资也会因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述导致个体选择的变化,上述现象被称为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

本研究基于框架效应经典范式改编的风险决策任务,考察不同情绪效价的眼睛注视线索对个体在基金投资中的风险寻求行为的影响。同时结合眼动技术考察被试对决策任务中风险项、确定项、收益、损失等关键内容的注意情况。


实验被试

本研究在北京地区随机招募被试133 名,多于G* Power3.1软件计算所得最小被试量(120人)。所有被试年龄在18~32岁之间,随机分配至不同实验组别。


实验设计

研究采用4(眼睛注视条件:中性眼睛组、积极眼睛组、消极眼睛组、控制组) ×2( 框架类型:正框架、负框架)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眼睛注视条件为被试间变量,框架类型为被试内变量。以风险项选择比例为因变量,考察个体的风险决策行为是否受不同眼睛注视线索的影响,并结合眼动追踪技术分析被试的注意分配情况。


实验仪器

本研究使用加拿大SR Research 公司的EyeLink 1000 型眼动追踪系统,单眼瞳孔−角膜反射系统进行记录, 只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时右眼的眼动数据。实验时用下颌托固定被试的头部进行阅读,采样率1000 Hz。屏幕分辨率1680×1050 像素。刺激材料的可视区域的水平视角28.7 度,垂直视角22.9 度,显示器19 英寸,屏幕比例5∶4,眼睛距屏幕70 cm。

1665634467863513.png

1665634530495723.png

为分析被试在阅读题目过程中对关键信息的注意分配差异,分别定义眼睛注视区域(AOI1)、确定项内容区域(AOI2)和风险项内容区域(AOI3)为兴趣区(area of interests, AOIs),兴趣区划分示例见图1

1665634567980505.png

作为控制组背景的普通中性图片选自国际情绪图片系统


实验流程:

被试首先签订知情同意书,登记基本人口学信息;随后测量基线情绪状态,并通过练习环节熟悉答题规则。正式实验共20 题,顺序随机,同时平衡确定项与风险项的呈现位置。记录所有被试的决策结果。正式决策任务结束后,被试还需完成若干金融经验相关的测量任务。



实验结果:

1665634599120941.png


眼睛注视线索对兴趣区均字注视次数的影响

本研究眼动数据采用Data Viewer数据分析软件进行预处理。分组后,删去正式实验试次中未被完整记录的试次;随后按照四步筛选法对数据进行筛选,去掉注视时间小于80 ms 或大于1200 ms 的数据。采用SPSS 26.0 对数据进行后续分析。

1665634647229952.png

实验结论

本研究采用框架效应经典范式改编的基金投资决策任务,探究了不同情绪效价的眼睛注视线索对个体风险决策结果的影响。结果发现消极眼睛注视线索会增强个体的风险寻求,这一影响可能是由眼睛注视线索蕴含的情绪信息影响了个体对确定和风险的感知引起的。


参考文献:

徐慧, 李美佳, 彭华茂. 眼睛注视线索对经济领域风险决策的影响:基于框架效应范式[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2, 20(1): 37-44.

XU Hui, LI Meijia, PENG Huamao. Influence of Being Watched on Risky Decision-Making in Fund Investment[J]. 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2022, 20(1): 37-44.


本文仅做学习分享使用,若有疑问及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